編輯導語:在職場中,女性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來自性別上的壓力,不管是從小的教育還是到結婚懷孕后重返職場的問題,總會有一個固定的觀念,女性應該偏向家庭更多;本文作者與三位阿里的姑娘聊到了女性在職場中的一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在職場,男女擁有對等的發展機會嗎?

同樣的問題分別問男性和女性,答案截然不同;對于大部分女性來說,答案是否定的。

一個女性要想在職場取得和自己的男同事一樣的成績,那她就一定要付出比對方更多的努力。

01 女性需要面對的 “ 隱形天花板 ”

有一種看不見卻又約定俗成的力量始終壓抑著女性向上的天性。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你一定遭遇過這些:

1)家庭勞動和養育責任始終被認為是女性的天職:在今天普遍996的職場環境下,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這道關于犧牲的選擇題,似乎永遠是給職業女性準備的。

2)女性在職場經常處于被低估的位置:當一個女性進入職場,從面試開始,用人單位往往對女性婚育問題的關注,遠遠超過對工作能力的關注,即使在500強名企中,大部分女性依然在職場中扮演著助手而非領導者的角色。

3)社會并不鼓勵一名女性真正“做自己”:循規蹈矩的女人很少創造歷史(Well-behavedwomen seldom make history)這句明顯帶有偏見的名言卻在無意中揭示了一個貫穿女性一生的議題——在隱形的天花板之下,大部分女性始終在“做自己”和“社會規訓”間不斷壓抑自我。在她的生命中,總會有人不斷告訴她,因為你是一個女孩,所以你必須要這樣!

02 影視劇中的 “ 職場女神 ”在現實中存在嗎?

今天的情況好轉了嗎?

30+獨立女性的影視作品是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類型;我們驚嘆于“安迪、顧佳、蘇明玉”這些 “全能女神” 在熒幕上的表現;但在現實中,你卻沒有見過有《歡樂頌》安迪這樣的職場女性存在。

但很遺憾,在職場“乘風破浪”的獨立女性,只存在于影視作品的人設中。

真正的 優秀職場女性 是什么樣?

一直以來,我一直想寫一群人,寫我所認識的真實的職業女性;她們不是熒幕上的“全能女神”,而是身邊活生生的真實人物。

她們在國內最好的互聯網公司工作,但作為普通女生,她們同樣需要不斷面對“隱形的天花板”,在事業和家庭的挑戰中,她們也會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她們也和所有人一樣需要面對這些問題帶來的焦慮和挑戰。

身為女性,她們是如何找到女性自己的職場優勢的?她們怎么看待對女性“事業與家庭的平衡”的要求?

職場35歲的大關,她們需要面臨哪些挑戰?

是時候從真實的人物身上尋找力量了!在下面的采訪中,幾位來自互聯網大廠的姑娘們,會和我們聊了聊這些所有人都關心的話題。

03 “你為什么要在內心認為,女生在職場表現出企圖心是壞事情呢?”

李瀟,34歲,天貓運營專家,關注個護與公益相關話題。

1. 能否向讀者分享一條對你幫助最大的職場經驗?

我希望更多女性可以在職場坦然表達出“我很重要”。

很多女生在職場都會犯一種的錯誤,就是認為“低調是美德”,她容易把自己做成了一個干了很多活,卻沒有人知道的職場小透明。

工作到現在12年,我就有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同一個工作,如果分別給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去做,即使他們完成的成果都是一樣的;但男生在匯報時,普遍會表現出更自信的態度,并且會四處promotion(推廣)自己的成果;大家都來看看,這是我做的!你知道嗎?這個項目是我做的!

但是換成女性,即使工作完成得不錯,她們也不會好意思去說,但是內心呢,又會期待別人能注意到自己在職場的貢獻,別人如果忽略了她們會難過,很糾結吧。

桑德伯格有一本很棒的書!叫《向前一步》你看過嗎?她就特別說到了這種現象:就是很多女性會天然在內心覺得,在職場積極地“表現自我”是一個壞事情。

那本書里她舉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就是那一年桑德伯格被福布斯評為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第四名,排在了米歇爾奧巴馬的前面;然后在一場發布會上,所有人向她祝賀,真了不起,讓人佩服!比米歇爾還棒!

之后桑德伯格就很不適應了,說Forget it,就別信那個,那都是媒體吹捧的,她就覺得別人的贊美讓她特別不好意思。

結果她回到辦公室以后,她有一個特別好的助理,她的助理就跟她講說,你今天的表現很糟糕,一點都不像一個成功的CEO。

她說,怎么了?她說難道謙虛不對嗎?結果她的助理就鄭重告訴她一段話,這段話我覺得可以給每一個職場女性:這些都是你應得的,當別人說你做得很棒的時候,你不用覺得那不是自己,你只需要點頭說謝謝就可以了。

2. 你認為女性在職場 要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在我眼中,女性的職場地位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逐漸提升的。

珍妮紡織機的發明讓女性從家庭走入了工廠,作為工廠的后來者,女性要在這種傳統的職場生存下來,她就不得不去扮演一個更加男性化的角色。

我們和3位阿里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沖破職場的天花板?(6000字訪談)

所以上個世紀的工廠車間里,女性身上是沒有明顯的性別特質的。比如這張海報中的姑娘,像男性一樣,強硬,威嚴,目標明確。這個形象你今天依然可以在一些工業企業中看到,比如一些主打“女強人”人設的CEO。

但近幾年,開始有一種聲音強調,讓女性在職場表現出自己的本來面貌。

為什么會有這種轉變?有一件事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

去年深圳衛視直播的跨年演講,引用了一句“得到CEO脫不花女士”的話,我看到很多互聯網行業的人在朋友圈分享了那句截圖:“ 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給女性的機會。”

當時我朋友圈很多人因為喜歡這句話去轉發了這張圖,看到那句話的時候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時代給女性的機會?

我理解的是,現代組織發展到某一個階段,女性更擅長柔性溝通,協調資源,整合關系的這些特質會逐步開始受到重視。在需要這些特質的職場環境下,女性可以做的更好!

3. 阿里的女性管理者比例很高,你認為這是組織高效的原因之一嗎?

我說的只是我的個人感覺。

在去阿里之前,我在外企工作,它們也是傳統企業。大多數傳統企業都是金字塔形的上下結構,而阿里的職場環境呢,其實更接近像一張“扁平的網”。

在阿里你是大網上的一個“節點”,如果你希望在這樣的職場環境里發揮更大的作用,那么就需要和更多的人和資源產生連接,這就是在阿里做一個“節點”和傳統企業的“螺絲釘”不同的地方。

螺絲釘自上而下接受指令,而節點自己尋找連接,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互聯網公司更強調的是主動驅動自己去做事。

今年2月的疫情期間,我們做過一個馳援武漢的自發牽頭的活動。

最早是武漢的一線的一些女醫生,在網上零星說到有生理期和如廁難的問題,因為她們需要一直穿著防護服!

如果恰恰是在生理期,那種悶熱,難受;你能想象那種痛苦嗎?我記得很多醫務人員在鏡頭前談到這個的時候都哭了,那時候她們只好整整14個小時,盡量不喝水去工作。

我們和3位阿里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沖破職場的天花板?(6000字訪談)

大家都說你們很了不起,是前線抗疫的英雄,但人們沒想過英雄也是人,連她們也自己在微博和抖音上求助的時候,她們也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微博上有一個姑娘發現了武漢的求助的,我身邊也有同事開始想籌集物資;但我們不知道怎么能聯系到武漢的醫院,而且那時候武漢已經封城了,除了口罩和防護服其他物資一時走不了專線。

那時候我們都很著急。

冷靜下來每個人都開始想辦法,我身邊所有的人都開始行動起來了,有商家聯系我們,說要援助物資,還有菜鳥那邊的同事,說可以幫助聯系到物流,從商家倉庫走菜鳥的物流,再想辦法運到武漢的醫院。

我記得接到過一個電話,電話那頭說著說著就哭了,她就說我也是女人,感謝你們做的,我有一批衛生巾和紙尿褲想捐給武漢,能不能加入你們?

一瞬間,好像所有的光都朝一個方向匯集了,每個人都說要加入進來,我們一開始擔心的物資捐助,物流配送,都不斷有人加入進來,說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些困難。

最后我們聯合浙江省湖畔魔豆基金會匯集了很多天貓上的愛心商家連夜行動,一夜之間我們集齊了30萬褲型衛生巾,還有大量的成人紙尿褲,風風火火地發往武漢的醫院;加入紙尿褲是因為不光女性醫生護士可以用,男性也可以。

到今天我都很自豪參與過這件事,因為這樣一個需求,最早是從微博上被女生發現,然后所有人就迅速組織起來,最后到募集物資,發到醫生護士手上,你知道用了多久嗎?

只用了不到2天的時間!

后來我在新聞報道里看到一句話:當我們的社會遭遇危機的時候,女性的力量就出現了。

04 “35歲不是職場的障礙,35歲特有的怠惰和傲慢才是”

霏凝,36歲,阿里閑魚市場專家,亞文化愛好者,曾北漂十年,在多個城市置業。

1. 能否向讀者分享一條對你影響最大的人生經驗?

我覺得一個人應該意識到,自己始終對人生有選擇的權利。就是越早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想明白自己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越好。

這么說雖然有點普通,但是大多數人做不到,所以會一直痛苦。

很多人想的都是:我30多了,所以我沒有太多選擇了,我的生活就這樣了;你就發現那些感覺自己不幸福的女性她們的生活狀態都是一樣的,很多人會一邊在抱怨自己身邊的環境,比如家庭,親密關系,不喜歡的職業,養育責任;一邊抱怨自己的不如意,一邊無法改變,然后繼續蹉跎自己的生命。

后來我發現這種生活別無選擇的想法是從童年開始的。

一個女孩子從小就會經歷這種綁架式的期待,比如從小就被家庭社會教育:要安靜,不要太鬧騰,將來希望你選擇一份安穩的工作,留在家鄉,早早結婚,當一個好媽媽什么的;后來長大之后,再要想擺脫這種綁架并不容易了,因為這時候她們已經活成了別人期待中的樣子。

很多女孩子的人生都是被這些期待“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沒有太多人問過她們:這樣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

不要輕易放棄,你仍然對人生有選擇的權利。

2. 你怎么看待職場的35歲現象?這個年紀會覺得焦慮嗎?

有時候一個人的焦慮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他人,認清這一點很重要。

比如太多觀點覺得一個35歲的成年人必須要怎樣怎樣了。但是真的35歲的時候,沒有升到管理層,如果你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你也不會爆炸對吧?

有時候,不是家里人要在電話里給你施加壓力,而是她們只會和你聊這些來表達關心了,這么想是不是會好很多?

職場上的35歲現象,我一直覺得是個偽命題:因為很少有人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淘汰了一個35歲的中年職場人?

我感覺多數人并不知道一個人在職場被淘汰的原因,淘汰一個人的不是年齡,是他脫離了自己應該關注的用戶群體;比如用戶的文化興趣,他們的生活方式了你慢慢不了解了。

比如突然一個事情在全網年輕人中火了,你最后一個才知道;然后你除了感慨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了,什么改變也沒去做,是這種職業能力上的逐漸遲鈍淘汰了一個人,不是35歲的年齡。

像我們現在的工作,動不動就要求“出圈”,什么是“圈”?“圈”就是我們朋友圈之外的世界,當你認為你微信的朋友圈就是外面的世界的時候,你就已經被困在里面了;你知道中國有幾千萬年輕人跳入“三坑”嗎,現在最火的球鞋是哪款?已經不是AJ了;潮玩和molly你玩嗎?泡泡瑪特靠這個上市了。

這些我必須知道,因為我目前的工作業務線需要關注年輕人的文化興趣和交流方式,所以我很關注朋友圈以外的世界;和年輕人打成一片的好處之一,是有時候你會忘記你自己的年齡。

35歲不是職場的障礙,35歲特有的怠惰和傲慢才是。

3. 如何看待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孩子自己買房這種現象?

我的回答永遠就一個:買它!因為我一直覺得買房不是一個性別話題,而是一個無關男女在外的發展常識。

趕在杭州房價飆升之前把房買了,可以說是我最不后悔的一件事!

我在北京租過十年的房,今天蛋殼公寓里的年輕人遇到的破事我都經歷過,像中介跑路、奇葩鄰居、沒有暖氣和空調,我當年一個不落你信嗎?你知道遇到房東違約,半夜下班發現自己家具全被扔到外面是什么滋味嗎?

所以房子這東西有多重要,我有非常深的體會,后來從北京到杭州,社保滿了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子買了。

現在看,這就是我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很多朋友來我家玩都會說羨慕我的房子很大,因為當時買的比較早啊;現在這個屋子里有花園、禪房,有自己侍弄的植物,自己的寵物,這些都是我自己一件件挑選的,它是一個我工作環境之外的精神家園,而且,完完全全只屬于我自己。

所以對女孩來說,房子能買就買吧,不用非要等著男人來買的。

05 “承認自己不是超人很重要,還有一定要尋找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撐!”

鐘沁,35歲,阿里健康運營專家,孩子1歲后重返職場,自嘲自己最大的超能力是時間管理。

1.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如何看待所謂的“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又是這個問題啊,話說你不是第一個問我這個問題的朋友了,包括一些想要孩子但不敢去生的女性好友也關心這個問題,但答案就是沒法平衡。

當你去談平衡的時候,其實心里就已經把這兩件事放在了對立的兩邊了,而且為什么總是女性被問到這個問題呢?

我們之前聊到《三十而已》生了孩子后退出了職場的是顧佳,即使顧佳已經是非常厲害的“全能媽媽”了,她也做不到平衡。在這件事情上,有兩件事很重要。

  • 學會給自己“松綁”,就是如果傾盡全力了,就不要太愧疚在家庭和孩子方面投入不夠,有時候要承認自己不是超人。
  • 女性要想發展自己的事業,一定要尋找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撐。

我可能比較幸運吧,我公公婆婆都是教師,對我們在互聯網公司的工作強度還是有很好的理解和支持的,也為我們分擔了許多;所以我沒有經歷太多外面說的“單親式育兒”這種情況。

我和我老公站在自己小家庭的角度是“戰友”關系,就像踩單車一樣,一方最近壓力很大,另一方就多分擔一些,但即使這樣,也會有矛盾的時候。

沒有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撐,就沒有女性的事業,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2. 有了孩子之后,嘗試回到職場會遇到哪些困難?

寶寶一歲多的時候,我就決定回去上班,我們兩個人都是異地成家,房貸車貸奶粉錢讓老公一個人壓力太大了;而且我對自己也是有事業要求的,在家呆上幾年,我怕把自己呆傻了。

家人的思想工作倒算是比較容易做,但真正的困難是從面試開始的;因為在面試官眼中,我們這樣的“工斷女”在風險鄙視鏈的最底層。

我們和3位阿里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沖破職場的天花板?(6000字訪談)

很多面試官會對你是一個1歲孩子的媽媽這個身份在職場的投入有非常非常深的疑慮,不管你怎么說明你可以勝任這份工作都沒有用。

因為在職場有一種很多人心照不宣的偏見:就是如果你表現出關注自己的家庭,即使這是很正當的一件事,別人也會默認認為你在職場一定會投入有限。

我遇到過很多公司都是這樣,一開始還會據理力爭,到后來慢慢你就麻木了,因為實在是太多了,大概面了十幾家吧,一路被拒絕過來的。

你做了好多準備,但連表達完的機會都沒有,那時候只能勸自己:如果這次不行,就找下一個好了,就趕緊下一個好了。

我記得最后拒絕我的那個公司,面試我的HR是一個小姑娘,我做了很多準備但對方沒有興趣聽下去,離開的時候我告訴她:也許有一天,你也會成為一名母親的。

我老公建議我去試試大廠,因為他開玩笑說我被小公司拒絕和被大公司拒絕的概率是一樣的。

后來我發現他說得對,大公司在這塊確實是要寬容一些;萬幸,我之前的職業履歷還挺好的,雖然懷孕生產這件事算是斷檔了,但我還是有去大廠面試的資格。

最終我還是順利回到了職場,那天我回去第一件事是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我遇到了一個跳出了身份標簽的面試官,對方愿意和我聊工作能力;這可能和不同企業文化的包容程度有關,因為阿里的女員工很多,相對來說會友好一些,比如在園區有比較多給懷孕員工的服務設施和福利,但總得說來目前這種氛圍在大部分企業依然是少數。

我們和3位阿里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沖破職場的天花板?(6000字訪談)

每一個女性都可能成為媽媽,我希望有一天外界能更坦然地接受職場媽媽這個群體。

3. 以一個職場媽媽的身份回到工作崗位是什么感覺?

需要非常非常強的時間管理能力。

你想象一下,你自己過去工作最累的那個階段是什么感覺,再把這種感覺乘以3倍,大概就是當一個職場媽媽的感覺。

比如剛回到職場的時候,每天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重新適應,那時候孩子可能沒見過我晚上的我,因為下班回到家孩子都已經睡了。

晚上是見不到了,所以我給自己下了一個固定要求,每天早上必須陪孩子一小時,不管多忙,所以那段時間我每天需要醒的特別早,經常被同事說眼睛為什么總是紅紅的。

我一天兩杯咖啡的習慣就是那段時間養成的,之前我不碰含咖啡因飲料。

4. 你有什么重要的經驗分享給讀到這篇文章的女孩嗎?

下面這句話一定要記住啊姐妹們,找個人生戰友!

06 寫在最后的話

原來我打算采訪4位在職場取得一定成績的女士,但在咖啡館見最后一位的時候,采訪的過程因為對方有事中斷了,她給我看了一名職場女性“普通的一天” :

我們和3位阿里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沖破職場的天花板?(6000字訪談)

不要低估任何一個職場女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身邊某個女同事的干練,到底是用多少努力換來的。

(為保護受訪人隱私,本文受訪人姓名均為化名)

#專欄作家#

舍予兄,微信公眾號:sheyu2046,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共鳴》作者。原阿里健康高級公關專家,目前是一名長跑和行為心理學愛好者,著有暢銷書《共鳴》,一個喜歡深夜在朋友圈發長篇思考的人。事業目標是成為最好的公關,在這條路上將永遠是一個學生。

本文由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快速連結:品牌行銷點點讚

GOOD485885CE4EED


長壽秘訣,每天拉一拉筋,對自己的身體負責(附圖)備孕期間可以吃火雞面嗎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不同養生穴位各不同頸椎病患者在飲食上應該注意的一些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62yug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